阿卜杜拉耶·法勒
在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耶·法勒的办公桌上,有一张照片十分引人注目。照片中,法勒身着戎装,威武挺拔地站在塞内加尔总统麦基·萨勒的身后。肩章显示,当时的他是一位将军。
7月3日,法勒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递交国书,正式开始了他的驻华大使生涯。7月9日,法勒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将军大使的“三道茶”
履新尚不足一个月的法勒,即便西装革履,尝试说着“外交辞令”,举手投足间仍显露出他的军人本色:走起路来意气风发,落座时挺胸昂首,办公室的布置简洁到极致。说起做军人与外交官的不同,法勒笑言:在国内做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在国外做外交官,部下只有十数人,代表的却是整个国家。
来中国不久的法勒做足了关于驻在国的功课。他说,塞内加尔人对中国有着特别的兴趣,人们都梦想着亲眼看看这个美丽且强大的国度。他如数家珍般地说出了一长串名字: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颐和园、“鸟巢”、秦始皇兵马俑、景德镇、布达拉宫……几年前,法勒曾因工作机会在中国短暂居住,再次来到北京,这座城市的巨大发展让他感到惊讶。“这种飞快的进步无疑是人们努力、有效的工作得出的劳动成果。”法勒说,“谦虚、守纪律、坚韧不拔,这就是我感受到的中国人。”
塞内加尔人对饮茶情有独钟,大部分茶叶是从中国进口的。不过,塞内加尔人品茶的方式与中国人有些区别。在塞内加尔,茶煮三道。第一道茶,芳香醇厚、口味浓重,只需放一点点糖就非常可口,这是“三道茶”中最宝贵的精华部分。第二道茶香味略淡,因此会在茶壶中加入薄荷叶来增香。第三道茶,味道寡淡,只能通过加入大量的糖来弥补。“我们通常与朋友或家人一起,边聊天边喝茶。这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大作用。”法勒说,这与中国人的茶文化是相通的。
文化是塞内加尔的根本
“我们不像其他国家,我们没有石油、金矿,所拥有的就是文化。文化是我们的根本。”法勒说。
塞内加尔位于非洲最西端,人口约为1400万,有着多种民族和宗教信仰。法勒告诉记者,自第一任总统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起,塞内加尔就对文化非常重视。桑戈尔总统是一位诗人,提到这一点时,法勒显得十分自豪。
确如大使先生所言,身为著名文学家、诗人的桑戈尔引领了塞内加尔的文化发展。1966年,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第一届世界黑人艺术节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成功举办。桑戈尔为艺术节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即“促进人民之间的理解,强调黑人艺术家和作家对世界思想的贡献,推动所有黑人艺术家研究成果的碰撞和交流”。当然,除了黑人艺术节,塞内加尔还拥有多项国家级、国际级的大型文化活动,如非洲艺术双年展、国家艺术文化节、国际图书和教材博览会、国际和平戏剧节等。
“这就是塞内加尔拥有如此之多艺术家和文化名人的原因。”法勒说。除了桑戈尔,塞内加尔还孕育了小说家桑贝内·乌斯曼、阿米娜达·索·法尔等闻名世界的“黑非洲”文学代表人物。此外,塞内加尔在舞蹈、戏剧方面也颇有成就,被誉为“非洲现代舞之母”的热尔曼·阿考尼就是塞内加尔人。同时,塞内加尔还是推动非洲发展的先锋。在2013年3月结束的瓦加杜古泛非电影电视节上,塞内加尔导演阿兰·戈米斯执导的影片《今天》获颁最高奖金马奖,赢得了1000万非洲法郎。这让人们看到了塞内加尔电影的活力和质量。
非洲的机会来了
绕不开的话题是非洲复兴纪念碑。在非盟整体发展的背景下,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提出了建造非洲复兴纪念碑的构想。2010年4月4日,塞内加尔独立50周年当天,19位非洲国家元首齐聚达喀尔,见证了纪念碑的揭幕。
“长久以来,当人们提到非洲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奴隶身份、殖民地。是时候改变这种不平等了。非洲应当参与到国际合作中,但必须以j9九游会平台的合作伙伴、对话者的身份。”此时,法勒显得有些激动,拿出纸笔,开始为记者图解纪念碑。
“美洲有美国自由女神像,欧洲有法国埃菲尔铁塔,如今,非洲的最西端——塞内加尔有了非洲复兴纪念碑。”法勒画出一个三角,进一步解释说,16世纪,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穿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所以叫“三角贸易”。
“独立后的非洲国家一直在寻求发展,但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而现在机会来了,非洲国家将联合起来。倘若将非洲各国分开来算,塞内加尔的1400万人口或许还不及中国的一个市,但联合整个非洲的力量,就能与美洲、欧洲进行对等的谈话。”
法勒恳切地说:“我们可以在中国的启发下努力发展。一个国家必须首先掂量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并辅之以健全和透明的管理。此外,还要考虑自身的文化现实,逐渐用真实的进步将人民从贫穷中解救出来,这是发展带来的最终结果,也是中国很早就已经明白的道理。”
时刻为中塞合作思索
2011年,中国援建的达喀尔国家大剧院落成,堪称两国文化合作的象征之一。在“中非文化聚焦”活动框架下,“中国画家眼中的塞内加尔”展览于2012年成功举办。2012年6月,恰逢中非合作论坛——中非文化部长论坛召开之际,两国签订了新的文化合作协定。同年,上海文化艺术团到塞内加尔演出,塞内加尔国家芭蕾舞团也访问了上海。此外,通过与中国电视台的合作,一些塞内加尔的演员来到北京,参与《媳妇的美好时代》、《医者仁心》等中国电视剧的法语版翻译工作。2013年7月1日,中国武术团又在塞内加尔演出,受到塞内加尔人的热烈欢迎。
法勒说,塞内加尔和中国的双边合作及其成果是相互信任基础上结下的真正友谊,两国间的文化合作也一直保有活力。“我们的任务就是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巩固存在于两国间的优秀的兄弟友谊。这项令人振奋的工作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明天更好的合作思索着。”
法勒表示,他将在任内尽可能多地参加中国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也将鼓励塞内加尔留学生更多地参与中国高校举办的文化周、文化节活动。同时,他十分欢迎中国人到塞内加尔做客。“塞内加尔南部有着令人惊讶的景色,西部角落有很多旅游景观,北部有波多尔堡,中部有萨卢姆三角洲……好客的塞内加尔人对世界充满兴趣,很喜欢文化艺术,他们十分渴望与外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