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缘巧合来到山丹县东乐乡,听说城西村有位老人,既会念卷(河西宝卷),又会舞太平车,还会说历史故事,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登门拜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饱经沧桑的农村老汉
泥砌的院墙,红砖砌成的大门,跨进大门,只看到正面一间土木结构的堂屋,墙皮剥落,看样子已经有不少年岁,右手边有两间简易的小土房——这便是翟新荣老人的家。翟大妈一边热情地招呼我往院里走,一边喊翟大爷出来。不一会儿,一个戴一顶老式鸭舌帽、穿着农村常见的粗布衣服的老人就站在我面前,朝阳映照在他饱经沧桑的面颊上,朴素而实在。
进了堂屋,里面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一台电视机、一台土炕,炕旁边支着一个小火炉,与许多家庭富丽堂皇的客厅相比,显得非常简陋。可一谈起宝卷,老人的脸上立马神采飞扬起来:《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火焰山》、《黑骡子告状》、《方四姐》……这些宝卷名目从老人嘴里说出来就是如数家珍一般。
舌绽莲花的文采老汉
聊着聊着,发现翟大爷对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更是了如指掌,讲起来也有声有色:“话说吕布,那是‘头戴金盔蓝缨飘,身穿铠甲列金条。胯下赤兔如虎豹,双天戟杀尽英豪。’”老人随即起身,双手向上抬起,做了个金鸡独立的动作,那阵势,瞬间如吕布再世,英姿飒爽。我们越聊越投机,翟大爷索性一口气念了几幅和关羽有关的对联:“汉封侯明封王清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末了,翟大爷还念了一副自撰联:“夜观春秋文夫子,单刀赴会武圣人”。
在与翟大爷的交谈中,我还意外得知了黑水国传说的另一版本:据说黑水国公主名叫黑莲秀,后继承父位成为黑水国女国王,人称黑娘娘。隋代有将军韩有齐,奉帝王之命攻打黑水国,落败被俘后与黑莲秀成婚,继承黑水国大统,从此人称黑世龙。后隋文帝又派三位将军攻打黑水国,黑世龙沙场对阵时才知道与自己交战的正是当年自己被俘前与中原妻子养育的韩擒龙、韩擒凤、韩擒虎三兄弟。父子对阵沙场,何其惨烈悲哀。当得知面前的是自己思念已久的亲人,黑世龙(韩有齐)与韩家三兄弟决定和谈。三位儿子请父亲回中原与家人团聚,黑莲秀是百般不愿意,最后想出一个法子,将一只小船放入水中旋转,看天意船头最后转向哪个方向。若向西便是将韩有齐留下,若向东便是放他们父子四人回中原。怎知三儿子韩擒虎事先请水兽将船头转晕,后又将船头转向东方停住。黑娘娘黑莲秀信以为真,无奈万分不舍地放韩有齐回到中原。黑娘娘与韩有齐养育的两小兄弟也随父亲一起回到中原。因隋文帝害怕留有后患,又将韩有齐与黑莲秀的两个儿子秘密杀害。
这与我之前了解到的韩世龙攻打黑水国传说截然不同。同样的黑水国,不同的版本,于是感慨世事无常。
即兴赋诗的绝妙老汉
有一次,翟大爷到东乐乡五墩东岳王庙,朝拜东岳大帝黄飞虎,来到大殿中央,他一拱手,随即吟出以下诗句:
圣帝昔年保纣商,官居镇国武成王。
黄明周济为结义,吴谦龙环做臂膀。
堪叹昏君特无道,听信谣言屈忠良。
逼得将军无可奈,返出五官投周王。
功行圆满归大道,原始敕封泰山王。
尊号天齐位仁圣,古今英烈天下扬。
今日朝拜东岳帝,护国佑民保安康。
金身永存香火盛,万古相传寿无疆。
(注:东岳天齐庙,即黄飞虎庙,相传被敕封山东泰山王,人称东岳天齐仁圣大帝。)
此为翟大爷朝拜时即兴创作的诗赞,吟完诗句,翟大爷再拱手作揖说一句:“庚寅年朝东岳赋诗赞一首,草民翟新荣”。即便时过境迁,仍可以想象当时在场人的表情,谁会想到此诗出自一位农村老汉之口?
眼下的翟大爷眼睛已经看不清什么东西,多年的白内障困扰着他,由于缺乏医药费,一直没有得到根治,仅凭残存的感光度来辨认事物的轮廓。只上过三年小学的他却识得许多字,上面的诗句与对联,都是他说我写,遇到听不清或不会写的字,翟大爷都分别组词让我明白。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持一位农村老汉通过自学有如此学识,只感觉自己在他面前是何等渺小。
淡泊名利的倔强老汉
翟大爷是东乐乡社火队的“专业指导老师”,逢年过节组织社火表演,都缺不了翟大爷的亲临指导。跑旱船、制作太平车、唱小曲小调儿、给年轻人做几个把式,翟大爷都是权威。
因为太平车的关系,翟大爷受到省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有些媒体还专门派摄制组到东乐乡拍摄东乐太平车专题片,这些在翟大爷口中说出却是云淡风轻。他在拍摄专题片过程中从来不主动去关注镜头的方位,自顾自舞着太平车,待到接受采访时却一个人悄然离开,任那些看热闹的人向镜头前挤去。他远远地看着争相抢镜头的人们,默默地点上一根烟,看夕阳西下。他说他干不来那些争名夺利的事儿,他说,只希望自己脑子里的这些东西能通过一种什么方式保留下来。
望着翟大爷沧桑的面容与恳切的眼神,我不知道十年以后,我们还能不能从老一辈口中听到如此多精彩动人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